当前位置:只若初见>历史军事>蜀汉之庄稼汉> 第0437章 十六岁的蹉跎少年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0437章 十六岁的蹉跎少年(1 / 3)

阿梅这丫头有个很奇怪的习惯。  自冯永给了她一个侍妾的身份以后,再加上读书识字,还有冯永教给她的各种知识,让她在他人面前越来越有自信。  就算是在世家女出身的李慕面前,她觉得不合理,一样也敢提出异议。  但这仅仅是限于他人面前。  在冯永面前,她总是有一种天然的自卑感,只要冯永眉头一皱,她就会缩手缩脚的。  估计是冯永给了她太多的压力——只要她一学会某种知识,还没等喘口气,主君又马上甩出另一种更高级的学问出来,让她不得不重新努力去学。  主君那里仿佛有无穷无尽的学问等着她去学。  在别人面前引以为傲的学习能力,在主君的学问面前,根本不值一提。  反正主君老是骂她太笨了。  此时的她又露出一副愧疚的样子,仿佛小时候没有去尝一尝哑泉的水是什么味道,就是对不起主君一般。  偏偏冯永就是看不得她这副模样,挥了挥手,“行了,你先下去吧。”  张表从句扶那里听到冯永说是答应考虑一下他所提的建议,心里原本还有些美滋滋的。  没想到冯土鳖竟然是拖了好几天都没有给他答案,这让张表心里开始有些打鼓。  等丞相从南边专门派人给冯永送来公文,张表心里就有些心慌了。  原以为此子年少得志,自己堂堂一个郡丞愿意屈身相待,应该已经是投其所好了,再加上又许诺了这般多的好处,难道还打动不了他?  半县耕地任其处置,不要说是普通人,就是蜀地世家子出身的张表自己,如果有人给了自己这么一个巨大的好处,也要耳热心跳一番,更何况是年仅十八的冯永?  然并卵!  理想是美好的,现实是残酷的。  谁晓得二九郎君稳如狗?  十八岁的冯郎君这一考虑,就是考虑好多天,丞相六擒孟获的消息传过来,张表终于按捺不住了。  现在就是傻子都能看出丞相根本就是在玩孟获——说得好听点就是为了让蛮人心服,说得不好听点的就是要把蛮人玩到服。  整个益州郡和永昌郡北边的那些蛮僚,已经被轮了一遍又一遍,无数的夷长蛮帅抱着丞相的大腿叫大人。  不,是叫大人的大人!  因为那些蛮夷称丞相为诸葛阿公……  照这样下去,孟获还能撑多久?  到时候丞相平了孟获,回过头来一看,嗯?雍闿都死了这么久了,怎么朱提郡的堂郎县还有夷乱呢?你叫张表脸往哪搁?  丞相会注意到堂郎县吗?  肯定会的。  因为当初雍闿就是盘踞在这里的啊。  为什么那龚禄会被夷人所害?还不是夷人看中了他急于平乱的心理,这才想法子让他中了奸计?  为什么要着急平叛,还不是因为如今平南中之乱才是大汉最大的事?  不但大汉天子在看着,丞相在看着,全大汉上下也都在看着。  在这个时候丢了脸,那就相当于丢了前程官途。  当然,张表也不全是为了要前程官途。  他在要前程官途的同时,还是想要为百姓做些实事的。  毕竟如今大汉的官场整体风气,还是蓬勃向上的。  所以他想要坑冯永,倒也不全是为了自己——同时也是为了朱提郡和堂郎县的百姓。  冯永一个人是不敢吞下半个县的耕地的,至少名义上不会,不然会被大汉丞相吊起来打。  所以这半个县的耕地,肯定是由他身后的兴汉会里的人一起吃下去——冯永准备带着兴汉会那帮官二代权二代垦殖南中,这个事情随着菉豆的事流传得挺广。  有兴汉会那些权贵二代在西边挡着,剩下的半个县耕地,那就可以给百姓分一分,不用担心受到那些不服王化的夷人的骚扰。  当然啦,自己要是从中能捞些好处,自己肯定也不会拒绝就是了。  哪知他连脸面都不要了,那冯永竟然还这般不爽利,当真让人有些恼火,但一想冯永背后那庞大的关系网,又让他不得不投鼠忌器。  欺冯永年少不懂事,暗中坑他一把可以,但真要敢用强……说不定被轮的反是他自己。  前长水校尉廖立的教训历历在目啊!  如今一提起“巧言令色冯郎君”,任谁都要会意一笑:那廖立当真是瞎了眼……  然后一股优越感油然而生。  而且张表如今只是区区一个六百石的郡丞,当时的长水校尉廖立可是秩比二千石呢。  就在这时,朱提县来了一个人,想要拜访冯郎君和李郎君。  张表一看,顿时就有了去见冯永的理由。  哪知冯永一看到张表带过来的人,眉头就是一皱,“是你?你来做什么?”  来人脸色发红,羞愧地上前,“许勋见过冯郎君。在下是奉了大人这命,前来送信给李郎君。”  “哦,”冯永冷淡地点点头,回头吩咐了下人一声,“去把李郎君请过来。”  张表一看冯永这表情,心里就是咯噔一下,看冯郎君这模样,好像不太待见这许郎君啊?  来时的路上,许勋还跟自己说是李郎君托了他的大人一事,如今亲自派他送了信过来。李郎君与冯郎君亲如兄弟,可是看冯郎君这模样,哪有一点托人办事的样子?  这姓许的莫不是把老子给诓了?  张表这边正胡思乱想着,只听得冯永又说道,“两位请坐吧。”  “谢过冯郎君。”  许勋连忙又行了一礼,一点也不敢放肆。  张表一看,心里再一个颤抖,同时又有些鄙夷。  这许勋,好歹你家大人也是中宫谒者令,又是跟随先帝的老臣,你能不能有点勋贵子弟的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