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103.生瓜蛋子(2 / 2)

仗。与你打成一片没有架子的上官不一定是好上官,而拿着鞭子督促你训练的上官也未必就是狠毒,可能他只是希望你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。”

边郡,程不识穿着铠甲,亲自督促士兵训练。因天幕揭露李广后来全军覆没,大家已经没有觉得去追随李广更好了,可也不免私下抱怨程不识严苛。正练的疲惫,听到这段话,士兵们都下意识向督促训练的程不识看去。

“看什么看,不许停下来。”程不识冷着脸呵斥道。

明明还是那个上官,明明还是那个冷脸,可士兵们硬是觉得程将军变得慈祥了。他们不是不知好歹,只是普通士兵所知所识有限,尚未正视战场的残酷,不知道今日的严格训练在战场上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。可他们不知道的事情,现在天幕告诉他们了。

程将军严格不是不体恤他们,相反,他比任何人都想大家活着打赢了仗回来。

“将军,我们会好好训练!”忽然不知何人高呼了一声。

随着这一声呼喊,越来越多人出声附和,大家身上的疲惫都仿佛去了一半,很快就投入到了更积极的训练之中。大汉即便主动出击,陛下不拘一格降人才,他们学好了本事,不求像卫青一样成为大将军,争个校尉之类的官职也是阶级跨越啊!

不可否认,自从天幕说未来的大将军是奴隶出身后,许多底层的军卒态度积极了许多。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留给百姓阶层跨越的希望,有希望,人才会有斗志。

“追随李广的士兵就如那些被溺爱的孩子,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看到了。如果我能见到那些普通士兵,我会告诉他们,请记住你们不是李广,你们只是普通人。不努力练好本事,遇到匈奴,李广能逃回来,你们不能的!”

“知道我军凭什么称为世界最强陆军之一吗?不是先进的武器,也不是强健的体格,就体格、武器这些硬件,我们还有提升空间,我们凭借的是守护国家与百姓的信仰,是铁一般的纪律。”

“纪律严明才能保持稳定的战斗力,如李广这种松散无纪律的作战方式,打游击可能都会被嫌弃,发挥非常不稳定。小规模作战凭借将领和士兵的个人勇武是可以少胜多,但一旦转为大军团作战,比如过千过万人一起作战,没有系统指挥和作战纪律,军队就废了。”

“那可是古代,你也不能拿个大喇叭指挥。没有指挥系统,混战之中将士就会各自为战,缺乏配合别说一加一大于一的效果,别相护扯后腿就算好了。这种打仗方式简直就是儿戏,顺风局,一通老拳乱砸下去也就罢了。一旦逆风,就会像冲散秦良玉援兵的明军一样自乱阵脚,全线溃散,全军覆没不是运气问题,而是迟早的问题。”

“卫青你觉得程不识与李广相比如何?”刘彻忽然问道。

“程将军很是稳妥,至于机动性,步兵的机动性原就不如骑兵。”卫青性格严谨,就注定他领兵方式肯定不会像李广那么自由散漫。

以卫青的性格而言,自然是军纪严明的程不识更让他看好。但他也不会去点评李广,不管怎么说李广现在已经是当朝名将了,而他尚未领兵。

刘彻点点头,或许他可以考虑让程不识领骑兵。军中只有卫青和霍去病是不够的,大将军下面还有其他将领,李广太拖后腿了,他要找几个至少不会拖后腿的人来配合卫青和霍去病扩大战果。

“我分析这些,重点就是李广难封和汉武帝没有一毛钱关系,李广本身的能力才是根源。机会给了,还不止一次,他自己抓不住,就不要再自怨自艾了。每次看到文人说李广难封,以汉武帝代指君王没眼光不识人才,暗示自己怀才不遇,我就很不服气。”

“汉武帝是个无情的渣男,偶尔也眼瞎,但你说他不识金镶玉,我是不服气的。猪猪陛下只有看走眼,没有看漏眼!虽然翻脸无情,用完就丢,但对他有用的人也非常大方。在帝王之中,武帝对武将可以说相当宽容,只要你能打,就是他的掌中宝。如果抓不住机会,也就别怪他翻脸无情了。”

刘彻:……到底是夸我还是骂我?

“说完前情,刘彻缺少能主持大局的大将,我们回到主线。只能说千古一帝总是有些常人没有的眼光和格局,汉武帝不愿对匈奴让步,可又没有合心意的大将军,那怎么办呢?他想出了一个现在看来堪称绝妙,但在当时军事角度来说可以说非常不靠谱的作战方案。”

“没有人能担起主将的责任,那就不要主将了。元光六年,匈奴侵犯上谷郡,掠杀吏民。汉武帝决定主动出击,兵分四路,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,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,时任太中大夫的公孙敖担任骑将军从代郡出发,提拔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。”

“李广那会儿已经是名气很大的老将了,公孙贺也有丰富的从军经验,而公孙敖是汉武帝骑郎出身,不清楚这会儿有没有作战经验,但可以肯定的是卫青是没什么领兵作战经验,纯纯生瓜蛋子。”,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