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 124 章(2 / 4)

,她对喜剧片是否有深度并不怎么在乎。

港岛的喜剧电影确实没什么深度,但人家的票房也确实高。

一部《逃学威龙》,一部《赌圣》,从电影院下线后,还有录像厅继续播放,让大家赚得钵满盆满。

孙奇保和陈庆山要是能拍出这种效果,别说三十万了,三百万她也愿意投。

似是看出了她的不以为意,陈庆山继续说:“我对这个本子真的非常有信心,所以这次也打算投资一部分,太多的我拿不出来,投个一万块是没问题的。”

一万块在于童这里不算什么,但电影演员是按月拿工资的,尽管偶尔会有走穴机会,可是一万块也不是小数目了。

于童抬手擦了擦闺女嘴角的油渍,将她面前装着半碗碎鸡肉的小碗拿开了。

这孩子已经吃了一个鸡腿和好几只大

() 虾,再吃下去非得撑着不可。

狄嘀嘀哼哼唧唧地想夺回自己的饭碗,每次跟弟弟一起唱完歌以后,他俩都可以大吃特吃一顿的。

今天怎么不让她吃啦?

狄思科怕她哭闹,及时往干净的饭碗里倒了小半碗鲜榨橙汁,然后递了一只特别小的勺子给她。

让她自己擓着喝。

按照他的想法,这点汤够她擓上一刻钟了。

然而,狄嘀嘀并不按照他的套路走,将勺子一扔就端起碗把橙汁干了。

而后用舌头舔舔嘴唇说:“还要一碗!”

狄思科:“……”

他跟服务员要了一个宽边深盘,往盘底浅浅倒了一点橙汁。

再次把勺子递过去说:“这回不许喝那么快啊,慢慢喝。”

于童瞧着闺女终于老实了,才重新将话题转回来说:“陈老师,您去年和今年拍的两部电影都是主旋律电影,而且还是关于改革的传统题材。距离您最近一次拍摄喜剧电影已经是两年前了。”

“虽然您两年前的电影至今还会在很多电影院放映,但您怎么就能保证您的喜剧影迷在两年后,仍然会买账呢?两年时间,市场变化那么快,您的喜剧影迷可能已经流失一大波了。”

闻言,除了不懂事的双胞胎,桌上的几人都神色各异。

这话就让陈庆山有点难堪了。

他这两年想转型拍正剧,不过显然转型不太成功,接连两部电影都票房不佳。

说不清是因为他自身的原因,还是电影市场整体不景气的原因。

反正两部电影的口碑票房都不怎么样,有些影迷甚至都不知道他拍过这样两部片子。

于童像是没看到大家的脸色,继续笑着说:“陈老师,我们全家都是您的影迷,您的所有喜剧片,我跟我爱人都去看过。在我看来,您十分有喜剧天赋,这是您最大的优势。很多演员可以演正剧,但不是什么演员都能演喜剧的。同样一句台词,别人说出来的时候没什么笑点,可是从您口中说出来,就让人不自觉想笑。”

就像《可喜可贺》这个本子,她将陈庆山的语气神态带入进去,读起来会觉得好笑很多。

孙奇保怕男主角尴尬,出面解释说:“不拍正剧就没戏拍啦!电影厂每年拍的电影不多,但‘政府奖’之类的奖项评的基本都是主旋律电影,所以反映时代精神的任务片还是会拍几部的。”

于童理解地颔首,又遗憾地说:“以陈老师之前在喜剧片上积攒下的口碑,如果一直在喜剧领域深耕的话,您的票房号召力完全可以跟港岛笑星抗衡。”

陈庆山心里也不是不遗憾后悔的,可是事已至此,后悔也没用,一切还得向前看。

“陈老师应该还没有经纪人吧?”于童问。

陈庆山摇摇头。

内地电影演员都是从电影厂领工资的,很少会有经纪人。

“我觉得您需要一位经纪人,”于童笑着说,“您的事业缺少长远规划

,如果您当时有一位专业经纪人的话,也许会少走两年弯路。您的定位是喜剧演员,应该在喜剧领域继续深耕,接触的工作也应该是能加深您在观众心中幽默滑稽印象的,而不是与其背道而驰的正剧。”

陈庆山拍喜剧片太成功了,所以他拍正剧的时候,很容易让观众出戏。

于童去年去看了他的主旋律电影,他演的明明是一个正面的副厂长角色,却总让她觉得这个副厂长会弄出点什么笑料来。

陈庆山被她弄得一懵,不知话题怎么突然就扯到经纪人身上了。

“我就在厂里拍戏,要经纪人有什么用啊?”

“当然有用,有了经纪人,一方面可以帮您规划事业发展,另一方面,可以帮您寻找到更多演出资源。以您的名气,没拍过商业广告,也没有什么商业演出机会,只拿电影厂的那点固定工资,显然是不合理的。”

陈庆山连忙摆手说:“我是电影演员,不像歌星似的,出去走穴唱首歌就行。我唱歌跑调,有的老板请我去唱电影主题曲插曲,我全都推了。”

于童不以为然道:“谁说走穴就必须得唱歌了?我记得之前报纸上报道过,您参加商业演出时,跟朋友一起说过相声,效果还不错。”

“嗐,我只有那么一个相声,好的本子可遇不可求,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